首页
>人防博览>空袭与反空袭武器

一场现代化空袭与反空袭斗争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4/08/07 14:59:23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访问次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天下并不太平,世界各地局部战争不断出现。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军事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局部战争的现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无论是海湾战争还是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强国都动用了当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最新军事成果,伊拉克、阿富汗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几乎变成了高精尖武器(主要是空袭武器)的实战试验场。

一方面,科索沃战争是在西方军强国完全达成一致,以北约这个军事集团出面发动的战争;另一方面,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军事实力,特别是反空袭力量比伊拉克强得多,所以北约几乎动用了除核武器外的所有最先进的空袭武器和军事装备:F-117隐形轰炸机、B-2隐形轰炸机、AGM-154空地导弹、AGM-130空地炸弹、英国潜艇携载的巡航导弹、美国的电磁脉冲炸弹、石墨炸弹……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绕过联合国安理会,悍然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发动了一场持续78天的科索沃战争。这场战争实质上是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空袭与反空袭为主的战例,分析这场战争,可以清晰地看出现代化空袭与反空袭斗争的模式、特点和规律。

空军为主 海军为辅  在科索沃战场上,北约军事集团发动的代号为“盟军行动”的空中袭击中,空军火力是主要的攻击手段,北约为此组建了一支由460架作战飞机组成的联合空军部队,其战斗飞行准备程度达90%~95%,甚至更高。在1999年3月24日对南联盟发动的第一波密集打击中,北约共投入了200~220架作战飞机。这些飞机上所装载的各种导弹和可校准航空炸弹,对南联盟的重要目标进行在狂轰滥炸。此外,北约海军以美国第六舰队为首的舰载巡航导弹也一齐飞袭南联盟的打击目标,其中仅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就达上百枚。

北约以空军为主、海军为辅的第一波高密度精确空袭摧毁了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普里什蒂纳等几十个大小城镇的军事和民用设施,一举夺取了南联盟上空的控制权。这种以空军和海军协同作战,采用各种精确制导的炸弹、导弹,从空中展开全面纵深清除目标的战术,在此后的伊拉克战争中又被称作“斩首行动”,已经成为现代化战争爆发之初的典型模式。

如何实现精确打击  北约军队以空袭作为第一波打击,其目的是通过破坏航空基础设施(首先是机场),摧毁南联盟防空部队和装备,以及其他军事设施,从而破坏南联盟的军事反击能力。与此同时,北约还把南联盟重要的工业、民用设施和公路桥梁等交通要害环节列入打击目标,以促使南联盟全面瘫痪。

北约采用的是高精度武器和无人驾驶的空中杀伤武器,它们具有全天候的精确击中能力,所以在夜色里同样发挥作用。可是对防空力量较落后的南联盟、伊拉克来说,在黑暗中进行反空袭斗争就困难得多。所以第一波的空袭都是在夜幕的掩护下发动的,这也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或西方军事大国袭击其他国家的显著特点之一。

这种空袭目标的具体方位是如何确定,并实现精确打击呢?专家介绍如下:

第一步,由侦察卫星和U-2侦察飞机监视南联盟地面部队动向,即时将搜集到的信息转发到“喷气星”巡逻飞机。

第二步,巡逻飞机根据收到的信息,发现并跟踪南联盟的装甲部队等重要军事目标。

第三步,根据巡逻飞机的情报,“普雷迪特”无人驾驶机对敌军作更深入的侦察,取得重要情报后,通过卫星或巡逻飞机向地面站报告。

第四步,卫星、侦察机、巡逻飞机、无人驾驶飞机搜集到的情报全部汇总到空中联合指挥中心——“大力神”飞机。

第五步,“大力神”飞机向北约飞行员发出攻击目标的指令,于是空袭实施了。

从上述五步实现空袭看,好像很烦琐,其实信息传递都是在分秒之间实现的,看似烦琐的步骤保障了空袭的精确有效。这五个步骤全都离不开信息收集、发送与传输,这种在信息平台上展开的战争就是所谓的“信息战”——信息时代的高新技术战争。

特种部队  在空袭与反空袭的斗争中,北约投入的战斗人员是极少的。在空袭目标的具体确定和实施袭击的全过程中,尽可能运用无人操作,只有在最后发出攻击目标的指令后,才由飞行员驾驶轰炸机出击。即便出击,他们的飞机还是隐形的,而且轰炸在高空进行,以利于降低飞行员的伤亡可能性。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哪怕在军事力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也难保万无一失。实施空袭任务的轰炸机被反空袭火力击中是难免的。为此,北约的特种部队调集400人组成空降救援小组,必要时深入南联盟腹地采取军事行动。

这些特种兵夜间行动,着全黑色军服,并带上迷彩服,以备白天须隐蔽在南联盟境内时所需。他们往往驾驶数架“黑鹰”直升机深入南联盟,直升机间相互保护协同作战。特种兵戴着夜视镜,在黑暗中行动自如。直升机上有电子干扰设备等防止被对方侦察发现,并配备足够的火力,必要时可投入空战。

1999年3月27日,北约一架F-117隐形战斗机在南联盟境内被防空火力击落,飞行员跳伞逃生。飞行员的救生包里携带有呼救无线电信标、特制闪光信号装置、喷烟信号器、红外线信号器等多种紧急呼救仪器。同时还带有伪装设备,使他发出的呼救信号不被南联盟军方发现,只与北约特种部取得联系。结果,这名北约飞行员在南联盟境内潜伏了三个半小时后,被北约的空中救援部队在天亮前救上了直升机,成功逃出了南联盟搜索部队的包围圈。

南联盟以弱抗强  相对而言,南联盟的反空袭力量很弱,防空系统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的,技术上的差距太大,很难对现代化的空袭发起反击。在北约强大的无线电干扰下,一些防空部队只能依靠传统的光学仪器甚至目测发现来袭的敌机,从而进行还击。北约空军借助夜幕的空袭就更难对付了。

美国的隐形飞机,如F-117、B-2等的优势在于不易被现代化的防空系统发现。它们的可发现距离比普通飞机减少了2/3。假如这种隐形飞机配上远程高精确度巡航导弹,那么它可以在被现代化防空系统发现之前发射导弹,摧毁防空系统。

南联盟地处巴尔干一隅,幅员狭小、武器装备落后、综合国力十分有限,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经济实力与强大的北约集团相比都十分悬殊,但是英勇的南联盟军民具有不畏强暴殊死抗击侵略者的光荣传统,依靠自己薄弱的军力自力更生奋起抗击空袭。他们承受住了北约78天高新武器大规模的狂轰滥炸,打下了北约部队大量飞机和导弹,还击落了美国最先进的F-117隐形轰炸机,打破了美国高科技武器不可战胜的神话。从纯军事角度分析,南联盟展开的反空袭斗争是成功的。这是一场在高科技条件下进行的空袭与反空袭斗争,在这场战争中南联盟军民创造了一些以弱抗强的成功战术与策略,有关专家从中总结出五条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

全民动员反空袭  南联盟反空袭斗争的成功与全国民众广泛参与分不开的。在北约军事集团发动侵略战争之前,南联盟早已准备迎击敌人的入侵了。他们广泛而深入地进行战争动员,在精神上、物质上做好了反空袭作战的准备。在“军事教育日”南联盟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反对霸权主义、保卫国家主权的示威游行;号召南联盟青年“向先辈学习,为祖国而战”,进行了反侵略传统教育。与此同时,还努力争取国际舆论的广泛支持。结果,在反空袭战斗中南联盟军民同心同德英勇顽强,世界各国人民也给予了道义上的声援与支持,为反空袭斗争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临战准备扎实  从1998年10月北约威胁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起,南联盟就在不存幻想,扎扎实实地进行临战准备。从那时起到第一波空中袭击实施,其间有5个月的政治谈判期,南联盟利用这5个月全面周密地展开军事准备,部队作好重返科索沃的一切布置。1999年3月19日和平谈判破裂,南联盟军队立即抢占了战略要地,重新布署兵力,并将其精锐部队、先进武器装备和重要军事目标区内人员隐蔽于坚固的防空工事或疏散到安全地区。并且针对了“战斧”式巡航导弹等北约先进空袭武器进行大量的反空袭作战演练。

疏散隐蔽保存实力  南联盟利用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脉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和众多的防空工程的掩护,把飞机、导弹、火炮、坦克等大批重型装备隐蔽和疏散;将正规部队化整为零,随武器装备一起分散布置到有利的作战环境和军事要地,有效地保存了军力。南联盟还广泛采用隐真示假战术,将一些即将淘汰的飞机暴露于机场,而将较先进的主战飞机入洞进库隐蔽或转移疏散;在可能遭北约空袭的机场上焚烧旧轮胎,利用热气和烟雾迷惑敌巡航导弹和敌机;不开启或偶尔开启后立即关闭防空雷达系统,使敌方空袭找不不到目标,从而保存了大部分防空雷达系统。

各自为政伺机出击  在北约强大的空中打击下,南联盟的全军指挥系统很快瘫痪了。这在南联盟的意料之中,军队早已作好了小型化、相对独立编制的准备,因此南联盟军队并没有变成一盘散沙,完全丧失反空袭能力。他们以师、团为作战单位,各自为政展开了游击式的反空袭斗争。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发挥局部优势伺机出击。主要用防空部队的地空导弹反击北约空袭,将飞机和坦克全部隐蔽起来,必要时出动少量飞机诱敌,将敌机引入南联盟防空火力打击区内消灭之。在有效地保存自己的前提下,击落了大量的北约飞机和导弹,沉重地打击了北约的嚣张气焰。

相比之下,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的精锐之师没能各自为政独立战斗,被敌军摧毁指挥系统后就溃不成军了。

及时调整对策  南联盟在反空袭战斗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作战的部署与对策。例如,在实战中发现,因山区地形限制,北约飞机均从亚得里亚海方向起飞的规律。于是南联盟军在北约基本固定的空袭路线沿途设下埋伏,展开针锋相对的反击,大量击落北约飞机、导弹,大大提高反空袭成功率。又如北约在战前掌握了南联盟军事部署信息,并输入导弹系统实现精确打击。在第一波空袭下南联盟损失惨重,然而他们及时调整布置,并展开游击式布阵,小部队作战,不断改变反空袭阵地,使北约的精确打击没了方向。针对北约空袭具有“发现即摧毁”的强大力量,南联盟及时调整了反空袭雷达系统的战术。采取了逐段接力,即远程雷达一旦发现敌机,立即关机。近程雷达根据其发来的信息估算敌机的位置,待敌机进入打击范围后突然开机捕捉目标,发现敌机后以导弹反击,然后立即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