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武器也是一种有大规模杀伤力的武器,它与核武器、化学武器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生物武器的施放方式及外观景象
生物武器是由生物战剂及其施放器材构成的用以危害人畜健康的一种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专门用来杀伤人畜,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和毒素。
(一)生物战剂的使用方式
生物战剂可装在多种兵器和器材中使用,基本方式有以下几种:
1.将生物战剂配置成气溶胶布撒。生物战剂气溶胶,就是将生物战剂的液体或干粉,通过飞机等布撒,分散成微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它能随风飘移,污染空气、地面、食物,并能渗入无防护设施的地下工程。
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物
传播生物战剂的媒介昆虫以蚊、蝇、蚤、蜱等最重要。如蚊、蝇可传播多种脑炎、霍乱、伤寒等,蚤可传播鼠疫。可将培养的带菌昆虫由飞机低空布撒,或装在“昆虫炸弹”空投。有时还可以直接布撒其他媒介物。
(二)施放生物武器后的外观景象
1.空情异常。敌机低空盘旋,机尾形成烟雾,投掷的炸弹声沉闷、闪光小等。
2.地情异常。地面发现特殊容器及弹壳、弹片,弹坑表浅,周围遗留液滴或粉末样物质;反常的动物、昆虫、羽毛和其他杂物。
3.虫情异常。投掷带生物战剂媒介时,可在地面发现昆虫、小动物等出现季节、场所、种类、密度、范围等方面的反常情况。如冬天突然发现大量的苍蝇,雪地上发现大量的跳蚤,山坡上发现鱼蚌、哈蜊和当地原来没有见过的动物或昆虫等。
4.疫情异常。突然发现地区性少见的传染病,如黄热病、脑炎等病或发生罕见的鼠疫、伤寒、霍乱等流行性传染病;突然发现大量病状相试的人或动物,或有大批人、畜死亡;发病季节反常,如霍乱等传染病在冬季大流行。
上述外观景象,是我们通过“听、看、侦”确定敌人施放生物武器的依据,并据此竖立生物战剂边界标志牌。
二、生物战剂的杀伤破坏途径
敌人施放生物战剂后,处于污染区的人员,吸入生物战剂污染的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致病,如鼠疫、天花等;食用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等;生物战剂可直接经皮肤、粘膜、伤口进入人体,如炭疽杆菌等;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而致病。
生物战剂是活的病原微生物。它通过呼吸道、胃肠道、皮肤损伤等途径进入人体,在一定的部位寄生,靠人体组织中的养料生存,并大量繁殖,在繁殖过程中产生一些对人有害的毒素,破坏人体组织,使人患传染病。大多数人出现发热、头痛、全身无力、上吐下泻、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局部或全身疼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