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宣传教育>常见灾难防护

地震宏观异常及识别

发布时间:2014/08/07 10:17:46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访问次数: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活动规律,但有时由于某种原因,会出现异常现象。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比较大的地震也会是引起这些异常现象的原因之一。地震引起的异常现象很多,如井水发浑、冒泡、翻花、变色、变味、陡涨陡落、水温增高等;泉水突然枯竭或超常油出;天气突然骤冷骤热;天空中出现特别的光亮;地下发生奇怪的响声以及人体能够感觉到的小地震增多;一些动物突然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性,狂叫乱跳、乱飞,精神不振,不思饮食;一些植物出现提前开花结果或重新开花、重结果的不适时令现象等等。这些人们在震前能直接接触和观察的异常现象就叫地震宏观异常。

  当然,引起宏观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并不都是地震前兆,所以发现异常后必须进行认真的综合分析,把地震异常与非地震的干扰因素加以区别。

  一般来说,产生非震的动物异常的因素有天气变化、生理变化、环境变化、敌害侵扰等等。非地震的植物异常的因素有植物生长发育中遭病虫害或气象异变、地表形变等。

  那么,地震前的宏观异常有何特征呢?第一,这些前兆都受到当地地质构造的控制,呈条带状,象限状或沿本地构造线方向分布;第二,这些异常在时间上有同步性,数量上有集中性,体现出种类多,范围广,数量大,反应强烈的特点。因此,宏观异常的及时发现与落实,对地震的短临预报至关重要,历来为国家所重视,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动物的异常反应与地震有关系吗?

  在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一些动物往往会出现惊恐不安狂奔乱叫,萎靡不振、不思饮食等异常行为。有关动物与地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界中,较大地震前有异常表现的动物约有58种,其中最常见的有狗、牛、马、驴、猪、羊、鸡、鸭、鹅、鸽子、兔、猫、蛇、鱼等。

  那么,为什么大震前会有动物行为异常反应呢?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当某一地区一个较大地震临近发生时,其地表和地下的一些物理化学因素就会发生超常变化,如地声、地温、振动波、电磁波、水中的化学成分等,这些因素的超常变化,就会刺激某些动物,而这些动物的神经感知器官要比人类的某些神经感知器官灵敏的多。因此,当地震活动增强而引起自然界中的诸多物理化学因素发生改变时,某些动物就会出于本能地做出反应。

  在我国,震前动物异常,曾对一些较大地震的成功预报起到了重要作用。如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和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的成功预报。

  但必须指出的是,并不是凡有动物异常就一定有地震发生。由于能够造成动物出现异常行为反应的因素很多,例如季节变化,气候影响,环境的改变以及动物本身的生理活动及病理情况等,都可能造成动物的行为异常。所以,动物行为异常反应并不都是由地震引起的。况且动物还有适应性,也不是每次地震前所有的动物都会出现行为异常反应。因此,对动物的异常反应要注意观察,认真分析研究,排除各种与地震无关的种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出现异常的动物种类、数量和范围及集中程度,并结合其它多种观测资料,加以综合判断,切勿草率行事。

  气象与地震有关系吗?

  “上看天,下看地,天地变化有联系”。我国人民早就注意到一些强烈地震前所出现的气象异常。我国历史文献所描述的大震前的“地惨天昏蒙黑雾”、“天昏惨,月益无光”以及“晚不生寒,朝不见露”、“日色正赤如血”、“闷热异常,人不能寐”等现象,有些就属于地震的气象前兆。人们利用这种前兆,成功地预知了一些地震。科技工作者对气象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已初步得到了一些认识。

  1)有些地震与强冷气团的移动关系密切。1967年5月11日西北发生的一次6.2级地震,就是在一股强冷空气自阿拉木图西进,气压发生很大变化之后出现的。

  2)震区气候显著变暖(或变冷)也可以是强震的前兆。1954年2月11日甘肃山丹7级地震和1975年海城、营口地震前,气温也是变得特别暖和。而1966年3月邢台地震前二十天左右,当地气温则降到十多年以来的最低点。

  3)多年不遇的涝旱或大暴雨激发地震最突出。1963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1964年又遭受了四十多天的涝灾,到1965年却又出现了几十年没有见过的大旱,紧接着1966年发生了强烈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也发生在大涝大旱之后。1975年海城、营口地震前,头年秋季雨水特别多。从历史记载来看,1830年河北磁县大地震,1889年河北大名强烈地震之前也都有大旱大涝。归纳起来,大致有“涝—旱—震”和“旱—涝—震”两种类型。

  上述种种震前的气象异常,为地震的中、短期预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因造成气象变化的因素较多,所以并不是每次特异的气象变化都能激发强震的发生,也不是每一次强震前都有气象异常。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震前气象异常和正常的气象发展过程区别开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植物重花重果是地震前兆吗?

  在强烈的地震前,动物会有各种各样的异常反应。一些植物在地震前也是有反应的,例如提前出芽、开花、重花、重果等,据有关资料: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8.5级地震的前一年有“十月桃李华,林擒实(结果)”的描述;1852年黄海6?级地震前有“咸丰元年竹尽花,兰多花蒂,重花结实”,“咸丰二年夏大水,秋桃、李重华,冬地震”的记载; 1975年海城地震前一年的11月,有的杏树开了花;1976年初唐山一带的梨树及其它许多植物都提前开花,甚至开两次花,还有竹子开花、柳树枯梢、果树带果开花等现象;1976年松潘地震前,素有“熊猫之乡”的平武境内,箭竹大面积枯死,以至造成熊猫因缺食而饿死的现象。

  但是引起植物异常的其它原因更多更普遍。比如:反常的气候可能使植物先发生枯萎,再重新发芽;暖冬可使向阳地带的植物在冬季重花或发芽;暖春可使植物提前开花发芽;病虫害可使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落叶掉果,随后又再次发芽;不适时令的整枝修剪也会迫使植物违反节气开花发芽等等。由此可见,根据植物的异常现象预测预报地震难度是比较大的,一定要对异常现象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一定要把其它各种可靠的前兆异常作为依据,而把植物的重花重果作为参考。

  水库蓄水会引发地震吗?

  1967年12月,印度柯伊那水库发生了一次6.4级的地震,大坝受到损坏,造成严重损失。这个地区原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地震,可是在1962年开始注水,当贮水量还没有达到总容量的一半时,这里的小地震就频繁出现,五年之后,发生了这次破坏性地震。这次地震是不是水库蓄水引起的呢?人们很容易想到这个问题。事实上确实有关,世界上不少水库蓄水后都有过类似的现象。1962年3月19日,我国的新丰江水库大坝附近发生了一次6.1级中强地震,地震后,有人整理了新丰江水库周围地区的历史地震活动资料,发现该地区是一个微震小震地区,历史上从没发生过如此强烈的地震。

  水库蓄水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这不仅因为水库中水的重量会增加对那里地壳的压力,同时还由于水向岩层里渗透所产生的力的作用,以及岩石中的水增多后,会改变原来的性能,打乱了原来地壳中力的平衡。但这仅仅是事情的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那里的地下存在着断裂,当水渗进断裂带以后,使断裂带两边的地基之间减少摩擦易于滑动。因此,并不是水库蓄了水就会有地震,主要还在于这里的地壳中有无可以活动的断裂,而水库蓄水只不过是一种触发作用,使这里地壳中积累的能量通过一系列小地震已经释放出来了。对于这种地震要事先估计到它的可能性,采取工程上的预防措施,是可以保证水库安全的。我国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在1959年10月蓄水后一个月后,开始发生很小的地震,发现后,当即严密监视地震的活动,并采取了加固大坝等措施。因此以后在1962年3月19日发生6.1级地震时,水库依然安全无恙。

  水库地震多发生在水坝附近,即库水位最深的地方,水库地震的活动性与库水位的深浅关系密切,而与水库面积关系不明显。

  当然,并非所有修建了水库的地区都会发生地震,发生地震的水库只占水库总数的一小部分。